现代集约农业中生物多样性简单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效应常常被忽略,农业的高产稳产需要高投入来维持。现代集约农业能否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物种多样化的生产模式以增强其稳定性,是全球可持续农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生命科学学院陈欣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利用途径,试图阐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并创建一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与技术体系。
研究组自2005年起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开展研究,揭示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并于2011年12月13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011, 108 (50): E1381-1387)。PNAS同期发表欧美学者撰述的 “Rice, fish and planet”长篇正面述评(2011, 108(50):19841-19842),Nature在其“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以“Eco-farming fish with rice”为题进行了报道(479:448-449,2011)。此外,英国、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科学网站及主流媒体科学栏目也对此进行了正面评述和报道。
2018年1月16日,课题组再次在PNAS发表稻鱼共生研究论文,阐明稻鱼共生系统遗传多样性保育机制(Ren et al,2018. 115(3):E546-554.)。微卫星技术分析发现,稻鱼共生系统中田鱼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区域内虽然有明显地理隔离的田鱼,但种群间无明显遗传分化;景观遗传学研究指出,农户间频繁的种质交换活动驱动了基因流,使田鱼在区域尺度上形成集合种群和较大的基因库;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landmark-based geometric morphometric analysis)显示田鱼形态表型的多样性;连续摄像观察发现,表型不同的田鱼取食行为著显差异;稳定性同位素(15N和13C)的分析表明,不同表型的田鱼对稻田资源的利用格局明显不同;田间实验进一步表明,田鱼表型间的这些差异有利于种群适合度的提高,进而有利于田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基于研究成果所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原理,课题组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稻鱼共生效应利用的模式及共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和地方标准《稻鱼共生系统技术规范》。在全国南北稻作区建立了十多个稻鱼共生系统试验和示范验证基地与推广,2016-2018年仅在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等就推广200余万亩,净增109亿元。2018年11月29日浙江省农学会组织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专家对稻鱼共生系统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探明了稻鱼共生系统的效应及机理,创建了稻鱼共生的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互动评论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