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阶段
  • 初评入围
  • 成果展现
  • 网络投票
  • 结果公布

项目名称:公民社会理论的中国适用性研究

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项目负责人:郁建兴

项目简介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力量逐渐成长,社会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和当前制度的影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仍未理顺,社会组织普遍依赖政府,独立性欠缺,能力不足,功能有限。在构建合理的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已有的公民社会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能制衡政府权力的公民社会,而建立公民社会的首要任务是促成社会组织的独立,而后再推进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公共事务。

本项研究全面反思了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认为我国可借鉴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精神内核”,但无法遵循西方公民社会“先独立后参与”的发展道路。本项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当前正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这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提供了契机。社会组织可以在与政府的合作共治中提升能力、完善功能。基于这种思考,本项研究提出了“中国公民社会在参与中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对温州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实证考察,揭示了在合作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微观互动机理和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经由参与而获得的组织发展,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

本项研究超越了关于西方公民社会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我国究竟有无公民社会、应“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建构公民社会等争论,将公民社会演变为一个具有“在地”意义的概念,展示了公民社会在不同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模式差异,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参照的路径图。本项研究的核心成果《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一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被誉为“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研究的一个范例”,该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2年,经该书修改后的英文著作‘A Path for Chinese Civil Society:A Case Study on Industrial Associations in Wenzhou, China’由美国著名学术出版集团The Roman & Littlefield出版。同时,发表SSCI期刊和中文重要期刊论文十余篇

0
转发

项目团队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周俊,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江华,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王诗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人都是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ICSD)核心成员,ICSD被誉为我国公民社会研究重镇,国内排名前三,业已产生国际影响。

转发

互动评论

点击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