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阶段
  • 初评入围
  • 成果展现
  • 网络投票
  • 结果公布

项目名称:中国空气污染、人口迁移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项目简介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本项目揭示中国空气污染所引致的长期人口迁移和短期人口流动,评估其人力资本的时空配置效应,揭示不同人群的规避能力差异所隐含的环境正义问题,提出人力资本政策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建议。

This project reveals the long-term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short-term population mobility caused by air pollution in China, evaluates the spatiotemporal effects of its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uncovers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 impli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voidance ability of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and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human capital policies to assist in the synergistic improvement of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183
转发

项目团队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项目负责人陈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项目主要成员包括:

Oliva Paulina,美国南加州大学长聘副教授,项目代表成果JDE(2022)合作者;

陈玉宇,北京大学教授,项目代表成果JAERE(2021)和JEG(2020)合作者;

张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研究员,项目代表成果JDE(2022)合作者;

Tan-soo Jie-sheng,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项目代表成果JAERE(2021)和JEG(2020)合作者;

​雷子腾,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项目代表成果JAERE(2021)和JEG(2020)合作者。

183
转发

资料图片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团队照片

183
转发

项目解读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1. 科普讲解

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曾说过: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中国庞大的人口流动不止是一个人口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的经济问题。除了每年春运全国接近3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外,随着旅游消费大众化,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口流动也可以在一周时间内达到7.2亿人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体现在追逐宜居环境方面。目前,海南省的候鸟人口已经超过全岛人口的1/10,绝大多数来自北方冬季雾霾严重的地区。海南省也适时出台柔性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助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政策。无论是外出务工、假日旅游还是候鸟人口,中国这种全球最大规模的短期和季节性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仅以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的不同来定义,中国就有超过2.4亿流动人口,人口流动与城市资本积累存在高度关联——城市流动人口比例每提高1%,未来5-10年该城市实际GDP和人均GDP将提高1-2.3%(《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红利消失殆尽成为既定事实(蔡昉,2013),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质量红利和结构红利的重要性凸显,而人口流动是改变中国人力资本地区结构、空间分布和时间配置的决定因素之一(蔡昉,20102013)。

另一方面,大规模、持续性、高频次的空气重污染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中国气候公报(2020)》显示,2013-2018年间,中国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1/4的国土面积,影响约6亿人口;仅在201511月至20161月的3个月时间,全国就出现了11次大范围的持续性雾霾过程。近年来,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的力度持续加强,以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控措施的成效逐步显现。2018-2021年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处高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方面问题仍然突出,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大气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从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历来看,中国根本上治理好大气污染可能需要20-30年时间;即使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快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般地改善环境,也需要15-20年左右时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2》)。

随着空气重污染的持续,人们对空气污染危害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由此导致逃避空气污染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显现。中国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2014-2020)指出,中国环境问题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这些高净值人士的迁移直接指向纯氧生活,他们部分留在国内,但季节性迁移至空气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另一部分则移向海外,成为国际环境移民。《新财富》调查显示,环境因素已经上升为中国人移民的第二大原因,高达70%的受访者认为空气污染是导致他们选择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独有偶,胡润研究院历年发布的《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2015-2019)调研统计同样指出,在移民的首要原因中,尽管教育因素仍排在第一位、占到21%,但排第二位的环境污染因素已经升至20%的比重,因此有媒体称2014年起开启了中国雾霾移民的元年。近年来,中国空气污染所引致的国内长期人口迁移和短期人口流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关注(Khanna et al.2021Freeman et al.2019Qin and Zhu2018;李明、张亦然,2019;席鹏辉、梁若冰,2015;孙伟增等,2019;李丁等,2022),但证据仍是间接指标或在特定区域层面,缺乏直接测度全国人口流动的学术依据,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外延性有限,制约了研究成果的政策转化。

从人力资本角度,空气污染所引致的人口流动不但与个人福利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战略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个人层面看,为追逐清洁空气而选择长期迁移实属无奈之举,可能随之放弃的是更好的就业前景、更高的劳动收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加规范的社会公共服务,这些都可以视为污染移民的机会成本。即便是为追逐清洁空气而选择短期离开,在预算约束下,个人的差旅消费和出行时间同样也成为机会成本,挤占了其他消费的额外效用(Banzhaf and Walsh2008)。不仅如此,规避空气污染属于一种污染防御行为,高净值人群显然更有能力采取规避行为,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和污染损害的实际承担者并不一致,环境正义问题凸显了政策公平性考量的重要性

从地区层面看,空气重污染地区亟待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引进,但空气污染一方面致使当地留不住现有人才,另一方面还难以吸引优秀的人力资本哪怕是短期流入,这些地区的人口质量红利和结构红利都势必降低,从而削弱了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即便是对那些得益于环境优美而吸引人们前往的地区来说,现有的就业机会、发展平台、教育资源和公共配套服务等,也可能不足以支持外来人才完全发挥其最佳人力资本回报(朱喜等,2011)。一旦扭曲人力资本配置就不再是物尽其才的最佳方案(李静等,20172019)。

从国家层面来看,除了高昂的治理投入,空气污染还成为了国家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第二大原因 ,同时也制约国家吸引国际移民红利。另一方面,资源错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Hsieh and Klenow2009;李静等,2017)。如果空气污染还影响到国内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那么就意味着既有的人力资本在空间分布和时间配置两方面都出现错配和扭曲。

基于中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与政策机遇,中国在污染移民问题上更应该具有前瞻性。但是,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针对污染移民的政策设计仍未得到足够的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准备不足——政策制定者尚未掌握完全充分的科学依据。一些基本的连锁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是否引致了国内人口迁移?其规模多大、影响程度如何?污染移民是否在不同人群之间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导致了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发生改变?污染移民的社会经济成本到底是多少?时至今日,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十四五是国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理解中国空气污染与国内人口流动问题,科学评估空气污染诱致性移民的社会经济影响,能够为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本配置和地区层面的人才红利政策提供学术依据。因此,在减污降碳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政策如何助力协同增效、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议题

鉴于此,本项目广泛利用交叉学科大数据(包括人口普查、手机信号定位信号和机场航班信息,结合空气污染、气象监测等),构建起中国县级层面的长期人口迁移数据和城市线路层面的短期人口流动数据,以此研究空气污染所引致的国内人口流动问题,并从直接经济收益和间接技术转移两个视角,拓展考察空气污染所引致的短期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不同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不同人群(教育程度、收入层次)的环境污染的规避能力差异,讨论了环境政策的社会公平性考量。

 

2. 案例故事

参考以下几个生活中的案例:

Ÿ   各大城市“抢人大战”

现实生活中,各大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如火如荼。在城市人口吸附能力的比拼上,经济指标往往备受重视,比如经济增速、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上市公司、财政实力等等。但随着收入水平增长,第三产业主导增加值贡献、就业贡献,宜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被新一代市民所推崇,气候环境在引人竞争中的权重将上升。

例如,成都在2019年正式提出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在连续10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后,成都以公园城市定义宜居,将生态环境作为下一阶段打造城市竞争力的引擎,并以此作为从吸引人口留住人口的长效机制。显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Ÿ   深圳吸引人才主打环境牌

政策引才环境文化聚才转变是深圳市目前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南方都市报指出,对深圳而言,环境就是吸引人才的生产力。城市环境不仅是城市形象的象征,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时,即使年薪好、条件好,但是如果因环境问题他的家人不肯随迁,他就会犹豫。因此,深圳要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境品质与国际水准看齐。

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长杨雷表示,深圳大力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大力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市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绿色福利和幸福感。根据环球网报道,波光粼粼的深圳湾,水面映照着人来人往,透过楼宇广厦可望见远山如黛;骑行在绿道,清风徐来花香四溢。在森林中呼吸,在海风中沉醉,在自然中学习,这些都是深圳市民拥有的绿色福利

Ÿ   海南开发利用候鸟人才

候鸟人才是指来海南省季节性休养、生活、旅游,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自愿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省外人才。海南生态环境独特而优越,每年冬季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退休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资深专业人员前来度假,候鸟型人才已成为海南独特而珍贵的人才资源宝库。三亚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到三亚过冬疗养的候鸟型人才总数已达到800010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

广大候鸟型人才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亚南繁基地每年冬季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展育种研究。海南法立信候鸟人才工作站搭建了一支融合法律界、新闻界、培训界、企业管理咨询界候鸟人才在内的跨界运营团队。曾任上海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的吴岳嵩,来到海南万宁市人民医院继续工作。仅仅两年后,他为医院带来了一项专利——“一种髌骨成形锉,实现了医院建院以来零的突破。

183
转发

互动评论

点击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