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阶段
  • 初评入围
  • 成果展现
  • 网络投票
  • 结果公布

项目名称:汉语运动事件编码类型演化研究

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人文学院 项目负责人:史文磊、吴义诚

 

项目简介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三大认知语言学之父之一)倡设的运动事件语言编码类型学(lexicalization of motion event),在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中一直备受关注。藉此我们既可调查人类语言之异同,亦可观察不同类型语言与相应的认知思维之关联。国际语言学界至今已在母语获得、二语习得、语言翻译、手语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在运动事件编码类型上的归属问题,自然就成为国际国内学界热烈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遗憾的是,汉语到底属于何种类型,其内部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界却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本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综合了语言结构属性和语言使用倾向两大方面的标准,在语言演化理论的框架下,从跨语言的多维视角,对汉语运动事件编码类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立足于汉语事实,纠正了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经典文献里的一些错误观点,从历时演变的角度加深了学界的认知。(2)概括出了汉语运动事件概念要素词化模式演变的四种类型(从隐含到呈现;从重路径到重方式;从综合到分析;要素间的交替)。(3)对比了罗曼语族和汉语的历史,总结了运动事件编码类型演化的机制和动因。(4)统计分析了汉语四个历史阶段的运动事件编码类型(包括随机抽样和古今对译调查),进一步论证了汉语史上存在的一种类型演变,并提出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使用者之间“为言而思”(thinking-for-speaking)的类型学差异。

代表性成果刊于国际语言学顶级期刊Linguistics(语言学)(2014(5):1237–1292)、国内语言学权威期刊《中国语文》(2011(6):483–498首篇位置)等,专著《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入选商务印书馆“中国语言学文库”,并于2014年由出版。专家意见:“这是一部高水准的专著,在描写和解释两个方面都较以往的同类研究有显著的进展。”“本书稿选题新颖,视野开阔,论证严密,是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一项不可多得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研究先后得到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3、14ZDB098)、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CY034、12BYY091)、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740087、12YJA740079)以及浙江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等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获得了中国社科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2012,国内最权威的语言学奖项之一)、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青年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等奖励。


 

113
转发

项目团队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

  史文磊,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和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副教授,求是青年学者,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曾获中国社科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吴义诚,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在国际语言学权威期刊Linguistic Inquiry、Linguistics、Lingua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浙江省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转发

互动评论

点击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