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研究背景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指示,2017年,浙江大学与山西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攻关,运用3D打印技术对云冈石窟第3窟进行1:1复制,该项目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2018年,浙江大学与山西云冈石窟研究院对云冈第12窟进行积木式复制,首次实现了大体量不可移动文物复制品的快速转移、组装。
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不断尝试将石窟、造像等不可移动的文物走出去展示,然而大体量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播的手段非常局限。浙大数字化团队运用三维重建和3D打印技术对石窟进行原比例复制实现了云冈石窟“走出去”的第一步,也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与传播做了典型示范。
2.本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介绍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文物保护团队由浙大文物数字化领域专家刁常宇与石窟考古领域专家李志荣领衔,该团队拥有丰富的数字化项目实施经验与技术,曾在实验室重建了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3.项目特色、主要创新点
本项目结合浙大数字化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重建了云冈石窟第3窟与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通过引入国内自主研发的高精度3D打印设备,运用3D打印铸模技术复制文物本体的所有细节。
云冈第3窟成功复制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精确复制工程。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该项目不仅完整复制了石窟形制,同时还还原了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完整体现了石窟的艺术特色、风化情况、建筑构造、保存现状等内容。
云冈第12窟复制项目首次采用积木式拆装,实现了大体量文物的1:1可移动复制,可由5辆标准集装箱卡车拉运,一周内即可组装完成布展,为不可移动文物实现“走出去”开辟了新道路。
云冈3窟、12窟复制项目标志着中国大型石质文物的数字化全息高保真记录已达到复原水平,进入世界文物保护的先进行列。
4.标志性成果介绍
目前已落成青岛城市传媒集团广场的云冈3窟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此项目历时两年,三维重建误差小于5毫米,色彩还原度到达90%以上。
云冈12窟复制窟深14米、宽11米、高9米,复制石窟的前殿由48块两米见方的“积木块”组成,三维重建误差小于2毫米,采用分块式半自动化安装,集中表现了佛教弥勒天宫的壮丽与辉煌。
5.项目在科学前沿上所取得的突破对国家战略布局方面的贡献与媒体关注
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开创了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的里程碑。
项目开创了大型文化展陈品快捷运输、安装的新途径,迈出了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不仅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极大地提高了云冈石窟的影响力,让山西景点借助全新数字力量走出山西进行传播与推广,同时意味着我国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对习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指示的具体实践。该项目最大限度恢复了文物艺术价值,不仅保护了文物,也让古代文化得以传承,以避免人类的历史记忆被抹杀。
互动评论
字体:大一号 小一号